热点新闻

CAMEL进行时 | 2025 暑假会期沙特之旅(一)——利雅得

项目介绍

       立足“一带一路”倡议,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拓展北京大学学生国际视野,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指导的“中阿跨文化交流之路”项目(China-Arabia Multicultural Exchange Link / CAMEL-LINK)组织了 2025 年度沙特-阿联酋暑假会期出访调研活动。

       出访代表团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卡布斯苏丹阿拉伯研究讲席教授付志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副主任廉超群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李海鹏助理教授指导,由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历史学系、光华管理学院的16名学生组成。

       围绕“多元海湾:产业创新与文教赋能”主题,代表团于2025年8月18日至9月1日访问沙特和阿联酋,实地到访利雅得、吉赞、达曼、哈伊马角、沙迦的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历史文化遗迹、当地重点企业和中国出海公司等,重点考察该地区的产业创新发展和文化建设现状。

       本次暑假会期旨在为关注中东地区以及地区重大热点问题的北京大学青年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海湾国家的契机,开拓了解中东地区的内部视角,结合行前调研,实地观察沙特、阿联酋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实及前景。通过实地参访,北京大学CAMEL-LINK一方面期望在地观察体验能够助力学生代表的学术志趣和职业发展,另一方面致力于将参访经历落地为研究成果产出,为理解中东提供智识支撑。


1.png


Day 1

       8月19日上午,CAMEL代表团抵达阿尔法纳集团(alfanar)位于利雅得的工业综合体,开启本次沙特之行的首站访问。集团副总裁马库斯·格拉布迈尔(Markus Grabmeier)、安德鲁·肖(Andrew Shaw)及设施总经理艾哈迈德·拉赫瓦尼(Ahmed Rachwani)共同接待代表团,并全程陪同参观。

2.jpg

代表团于alfanar工厂座谈


       作为海湾地区最大的电力设备制造商之一,集团不仅参与了沙特麦加-麦地那高速铁路、利雅得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还在西班牙、印度、埃及和英国等国际市场开发多样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当前,集团还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这样的战略布局充分展现了其技术合作的全球视野。

3.jpg

4.jpg

代表团参观alfanar工厂


       在参观过程中,代表团深入考察了工厂的开关设备综合车间(Switch Gear Complex)、电缆综合车间(Cables Complex)、装配综合车间(Assembly Complex)三大核心生产区域。参访结束后,代表团受邀在餐厅与工厂员工共进午餐,期间双方围绕沙特能源技术发展及“2030愿景”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5.jpg

代表团与工厂员工自由交流


       最后,双方互赠礼物。代表团对阿尔法纳集团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进一步加强在不同领域的合作。

6.jpg

7.jpg

代表团在alfanar合影留念


       8月19日傍晚,代表团乘车来到位于利雅得城区北部的德拉伊耶古城(Al-Diriyah)。十八世纪,这里凭借哈尼法谷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见证了沙特家族的兴起,成为第一沙特王国的都城所在地。在德拉伊耶古城的核心区域图拉伊夫(Al-Turaif),沙特政府在保留原有砖泥城堡的同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将其打造为一座气势恢宏的博物馆。代表团从城堡底部拾阶而上,首先参观了清真寺遗址,之后跟随景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引导,了解了沙特家族发展继承的脉络及其发展壮大、统一半岛的历史,最后通过“阿拉伯马”主题展览学习了沙特独特的马文化。根据沙特“2030愿景”的目标,德拉伊耶古城不仅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现代国族建构的依托,也将成为沙特现代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研究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8.jpg

9.jpg

代表团参观德拉伊耶


Day 2

       8月20日上午,代表团访问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King Abdulaziz Public Library),与馆方代表、沙特努拉公主大学(Princess Nourah bint Abdulrahman University)及苏欧德国王大学(King Saud University)中文系师生就中沙人文交流进行深入研讨。

10.jpg

代表团教授与馆方代表等发言


       图书馆副总监阿卜杜·卡里姆·宰德(Abd Al-Kareem Al-Zaid)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中阿友好交往跨越千年,并期待本次研讨会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努拉公主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哈穆达·加米迪(Hamdah Al-Ghamidi)与亚洲语言系主任阿斯玛·卡尼埃尔(Asma Al-Qani‘ir)介绍了该校的中文教育经验与成果,并表示期待与中国高校拓展合作。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子沙特—中国文化合作奖秘书长阿卜杜·穆赫辛·阿奇里(Abd Al-Muhsin Al-Aqili)对该奖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付志明教授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付志明教授亲切回顾了与图书馆友好合作的历程,并鼓励中沙青年积极投身两国人文交流事业。他强调应以数字和智能技术助力语言学习与文化互动,并分享了北大阿语系推动跨学科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

11.jpg

12.jpg

代表团学生提问发言


       在自由讨论环节,代表团成员与沙特师生分享了在语言文化领域的学习体会,并表示将努力深化研究,为两国友谊贡献青年力量。会后,代表团参观了图书馆阅览大厅和伊斯兰古钱币特展,透过一枚枚跨越时空的精美钱币领略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厚重历史。

13.jpg

14.jpg

代表团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参观

15.jpg

代表团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合影留念


       8月20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始建于1865年的马斯马克宫(Al-Masmak Palace)。该宫殿是第三沙特王国开国君主伊本·沙特(Ibn Saud)收复利雅得的关键突破口,也是沙特统一历程的重要起点。访问期间,付志明教授结合堡内遗迹、文物、地图、历史照片及微缩模型等资料,为代表团系统讲解了利雅得的城市变迁、沙特王室的谱系发展以及马斯马克堡在沙特建国历史中的重要意义。此外,付志明教授还结合阿拉伯语知识解答了师生提出的关于馆藏器物、王室成员称谓及马斯马克宫名称由来等问题。

16.jpg

17.jpg

代表团参观马斯马克宫


       傍晚,代表团一行来到利雅得的地标建筑王国中心(Kingdom Centre),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利雅得的城市景观,直观地感受当代沙特的发展脉搏。

18.jpg

代表团摄于王国中心


Day 3

       8月21日上午,代表团来到沙特国家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Saudi Arabia)。该馆成立于1999年,包含“人类和宇宙”、“古代阿拉伯王国”、“沙特阿拉伯的统一”等八个展厅,按照历史时序呈现了阿拉伯半岛地区自史前时期至21世纪的悠久历史。馆内陈设不仅展示了阿拔斯、马木鲁克、奥斯曼等历史时期的珍稀文物,还呈现了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地质构造、气候特征、民俗遗产、建筑风格以及阿拉伯书法、音乐、传统工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各位老师的细致讲解下,代表团各位同学都对沙特阿拉伯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19.jpg

代表团参观沙特国家博物馆

20.jpg

代表团在沙特国家博物馆合影留念


       在结束利雅得行程后,代表团成员将前往沙特西南部城市吉赞,在红海之滨继续开展深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