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第四分会场:文学

1

 

第四分会场

文学

西北民族大学的陈京国以《叙述与意识的双重突破:<米拉德叔叔餐桌上的面包>的反传统分析》为题发言,

分析了小说叙述时序、视角运用及小说中所展现的性别期待和社会观念的反传统特点。

陈京国发言

图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薛源以《叙事的迷宫:<k.的绝命之旅>叙事策略研究》为题发言,运用热奈特的叙事理论分析了小说的叙事

策略和主题思想。

薛源发言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吴奇珍以《科威特小说<纳志迪>中的“实”与“虚”》为题发言,从真实与虚构两个角度

分析了小说中的双线叙事。

吴奇珍发言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徐志南以《寻求男性庇护的宰赫拉》为题发言,运用申丹的双重叙事进程理论,分析了小

说《宰赫拉的故事》中的暗线叙事及人物形象。

徐志南发言

图片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刘晓敏以《叙事策略与女性意识的融通——以<蝴蝶无声>为例》为题发言,通过对小说

中身体写作及女性特色话语的解读,分析了小说的叙事策略和主题思想。

刘晓敏发言

图片

北京语言大学的胡逾然以《反抗、超越与存在:存在主义视角下<巴哈白:麦加Multiverse 1945-2009>的

女性叙事研究》为题发言,在存在主义视角下分析了小说中女性对于边缘化处境的反抗及向死而生的存在状

态。

胡逾然发言

图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涂黎莎以《巴勒斯坦现代文学批评运动:发展与演变(1967-2024)》为题发言,分

析了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现代文学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每阶段的特点。

涂黎莎发言

图片

亚历山大大学的徐爽以《小说<酒保>中的身份困境和文化隐喻》为题发言,在个体身份困境的视角下,分析

了小说揭示的文化隐喻及社会批判,及小说所反映的社会不公与权力结构的复杂性。

徐爽发言

图片

这一阶段由薛庆国老师评议。薛庆国老师对本时段的发言进行了详尽而富有深度的逐一评述。薛老师首先肯

定了同学们的充分准备。薛老师指出,同学们选题新颖、聚焦清晰,对于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动态也十分关注。

薛老师也指出了同学们的不足之处。薛老师提出,同学们在论文摘要中应更多呈现论文观点,而不是所分析

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同时,同学们对于论文中使用的学术理论应有充分的了解,避免使用错误的术语。薛老

师还强调同学们在研究阿拉伯文学时应富有同理心。此外,邹兰芳老师也进行了评议,邹老师提到了学位论

文与会议论文的区别,指出在会议论文中应避免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过多的陈述,而应直接点出所要

研究的问题。

薛庆国教授点评

图片

 

4

 

第四分会场

时段二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桂韵雯以《三重功能理论视角下的中阿女神形象分析——以女娲和伊什塔尔为例》为题

发言,运用杜梅齐尔提出的社会三重功能理论分析了女娲和伊什塔尔在中国和两河流域地区神话中的形象

及其异同,探讨了女神文化复兴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桂韵雯发言

图片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孙立丹以《阿拔斯初期“维新派”诗歌的俗化倾向》为题发言,分析了阿巴斯初期维新派

诗歌选词更加贴近平民生活、题材更加多元的俗化倾向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孙立丹发言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薛迪以《从“正义战争”理论再探祖海尔悬诗的战争观念》为题发言,运用奥古斯丁的

“正义战争”理论,分析了祖海尔和奥古斯丁战争观的相似之处,指出祖海尔的诗歌在呼吁和平与尊重阿

拉伯正义复仇理念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薛迪发言

图片

北京大学的施睿萱以《结构主义视阈下<始与末>中家庭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分析》为题发言,通过结构主义的

二项对立法,分析了小说中阿里一家家庭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及底层家庭命运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施睿萱发言

图片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史丰瑞以《跨文化视角下的个人困境:<竹竿>中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期望》为题发言,运用

唯物辩证法和跨文化视角,分析了小说主人公伊萨自我认知在不同社会期望下的转变和其自我重构并最终觉

醒的过程,指出个体要先进行自我整合才能超越外部的社会期望,实现自我认同的完整与自洽。

史丰瑞发言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白煜以《隐喻视角下<日落绿洲>的死亡主题解读》为题发言,通过隐喻视角分析了小说中

关于死亡的具体意象,以及死亡作为一种隐喻如何映射在政治暴力、身份认同和哲学思考中。

白煜发言

图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张思怡以《阿拉伯电影<何以为家>中的现实主义与道德反思》为题发言,通过对阿拉

伯世界对该电影讨论倾向的解读,分析了电影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的成功及其广泛影响。

张思怡发言

图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杨竞凯以《从后殖民女权主义视角解读<西陆云天>的女主人公形象》为题发言,运用斯皮

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理论,分析了小说中女主人公作为第三世界女性的人物形象,指出了《西陆云天》对

殖民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杨竞凯发言

图片

这一阶段由邹兰芳老师评议。邹兰芳老师对本时段的发言进行了详尽而富有深度的逐一评述。邹兰芳老师

肯定了同学们的充分准备和参与论坛的热情,指出同学们对古典文学较为关注关注,且普遍有理论意识。

同时,邹老师也指出了同学们存在的不足。邹老师指出,同学们对于研究的文本总是偏重于有中文译本的,

建议同学们从阿文原文出发进行解读,部分论文学术性、学理性有待加强,要注意不同历史背景下阿拉伯

文化的范畴和内涵。邹老师强调,学术论文应做到理论契合、层次分明。

邹兰芳教授点评

图片

 

 

文案 | 施睿萱

图片 | 施睿萱 杨婉莹

排版 | 许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