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第一分会场:现当代中东问题研究

第一分会场

现当代中东问题研究

第一分会场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博士生张俊杰、杨光主持,分两个时段进行研讨。

图片
图片

 

 

1

 

第一分会场

时段一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张恒带来了题为《新一轮巴以冲突下沙特红海地区危机应对:现状、策略与挑战》的发言,在巴以冲突

的背景下,分析沙特对红海危机的应对方案——包括冻结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与胡塞武装达成互不攻击默契——及

其面临的挑战,即在也门的撤出政策停滞,未来新城等国内经济建设项目面临威胁,美国施加压力下自身地缘政治利益面临

考验。

张恒发言

图片

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申展以《软实力视角下阿联酋对外政治游说研究(2017-)》为题进行汇报,选取阿联酋针对美国、英

国和欧盟的政治游说实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传播积极国家形象、巩固其外交软实力、应对同质化竞争的目的,阐释了政策成

效,同时分析了其偏离软实力战略规范手段的游说策略的潜在的政治和外交副作用。

申展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李宛清的发言题目是《卡塔尔保人制度改革研究——基于后食利主义理论分析》,在卡塔尔已经从食利国家转为后食利

国家的背景下,采用后食利主义理论,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打造国家品牌、提升软实力等角度,分析卡塔尔保人制度改革的原因和现状,

进一步阐释了改革举措公民支持率低等不足之处。

李宛清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周蕾带来了题为《中东地缘重塑进程中卡塔尔调停外交的研究》的发言,在中东地区地缘局势动荡的

背景下,分析了卡塔尔的调停外交政策,指出卡塔尔的调停外交以能源采访为依托,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动力,成为卡塔

尔在中东地缘重塑进程中“小国大外交”的新成果,卡塔尔也凭借调停外交成为推动中东和平的积极力量。

周蕾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贾悦琪以《埃及工业化转型背景下的青年赋能研究:问题缘起、行动维度、成效反思》为题进行了

汇报,论述了塞西执政时期工业化转型与治理青年问题的并行趋势,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分析,塞西政府提出

战略远见型工业发展规划与青年优先发展型策略的契合点与具体实践。

贾悦琪发言

图片

来自扬州大学的陆陈政延的发言题目是《沙特阿拉伯新能源发展的动因、举措及挑战》,分析了在经济多元化诉求的驱动下,

沙特对新能源产业的一系列发展举措,及其面临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电价市场化难题待解等诸多问题。

陆陈政延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晨曦带来了题为《阿联酋的经济多元化探析》的发言,对阿联酋实现经济多元化的路径进行研究,

并以历史与最新相关数据作为考证,阐释阿联酋在经济多元化进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探讨该国在经济多元化进程中

面临的问题。

李晨曦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付佳睿以《碳中和背景下阿联酋能源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为题进行了汇报,首先阐释了阿联酋政府为

平稳实现能源转型发布的多项转型目标与发展愿景,然后分析了其机遇与挑战,包括市场竞争、人才短缺、地缘政治变化等。

付佳睿发言

图片

最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涂龙德对时段一各位汇报人的发言进行点评。涂龙德表示,以上论文在材料收集方面十分丰富,

做到了言之有物,且逻辑性强,能做到逻辑自洽,形成闭环。他指出,汇报人均体现了比较成功的学术转型,从语言学习

者变为学术研究者,这也凸显了跨学科背景对阿拉伯研究的重要性。但同时,涂龙德认为以上论文仍有可改进之处。他表

示,部分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明晰,选题缺少引导性和指向性,还有一些论文对材料的整理、综合、提炼不够。

同时,他强调,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对于理论框架的使用要持审慎态度,人弘道而非道弘人,所以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和

则用不和则弃。最后,涂龙德用四句话做总结:求真务实,求道务虚,虚实结合,相辅相成。

涂龙德教授点评

图片

 

2

 

第一分会场

时段二

来自北京大学的许政哲的发言主题为《中国与中东地区互联互通建设的前景》,在宏观层面,从国家建构、地区地缘政治竞

争和大国博弈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在陆上联通、海上联通、海陆并运方面,利用已有的“六廊”项目,与中东地区南北走廊、

“发展之路”等通道项目对接建设的可行性,进而展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东地区纳入互联

互通体系的前景。

许政哲发言

图片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温馨带来了题为《埃及与亚投行扩大合作的动因与战略意义分析》的汇报,通过分析埃及自身所面

临的困境以及亚投行所具备的优势,结合相关案例探讨埃及积极拓展与亚投行合作的原因及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战略意

义。

温馨发言

图片

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王江月以《试析中国对埃及项目从援助型转变为商业合作伙伴型的中埃关系变化》为题进行了发言,

阐释了中埃合作项目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埃合作项目的主要类别及其区别,进而指出中国对埃及合作项目模式的转变展现

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在对未来中埃关系的走势进行展望。

王江月发言

图片

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葛雯卿带来了题为《从政治维度看阿尔及利亚的经济转型及中阿关系发展新启示》的汇报,从政治维度

视角出发,从阿尔及利亚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与现存问题、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对阿尔及利亚的经济转型话题

展开了深入分析,进而探讨中国与阿尔及利亚未来合作的潜在领域。

葛雯卿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徐昊宇以《建构主义视角分析摩洛哥-欧盟“特殊”合作关系》为题进行了汇报,通过建构主义视角,

考察摩洛哥与欧盟双边关系中通过文化、体育、移民及外交互动等途径形成的交往规范及共同文化,进而探讨可供我国对

摩洛哥外交的借鉴、警惕之处。

徐昊宇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张博带来了题为《沙特阿拉伯的东向政策与中沙在多边框架下的战略互动》的汇报,分析了沙

特“东向政策”的形成背景及其在多边框架下与中国的战略互动,重点探讨两国在联合国、中阿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多

边平台上的合作模式与政治意涵,进而探讨中沙关系在新型国际秩序中的角色定位。

张博发言

图片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张凌霄的发言题目是《中沙文旅合作现状分析——以“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为例》,分析了《花

儿与少年·丝路季》沙特阿拉伯篇中体现的中沙文旅合作的现状、该节目对中沙文旅合作的影响以及中沙文旅合作发展过程中

面临的制约因素。

张凌霄发言

图片

最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肖凌对时段二各位同学的汇报做点评。肖凌首先对同学们的论文表示充分肯定,认为各项

研究选题巧妙、视野宽阔。但肖凌也指出,论文还需要加强对阿拉伯语文献的使用,以体现专业背景和学科特征。同时,

肖凌表示各位汇报人在撰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标题措辞需要精进,且在行文内容上要注意逻辑和思辨,特别是要注意各

章节标题间的平衡逻辑以及下级标题对上级标题的服务逻辑。最后,肖凌强调了跨学科方法对于阿拉伯研究的重要意义。

肖凌教授点评

图片

 

 

文案 | 许政哲

照片 | 于欣雨

排版 | 许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