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第二届北大-上外中东研究青年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2023年4月29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中东研究中心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北大—上外中东研究青年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变化世界中的中东与中东问题”,来自两校的中东问题专家、中外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近50人出席论坛。

 

 

      当日上午9点,论坛正式开幕。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教授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先后致辞。

 

 

      丁俊教授介绍了上外中东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情况,向北大同仁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旨在落实双方中东研究领域的常态化合作,为推动建设中东研究学术共同体、培养学术人才、构建中东研究领域的中国学派搭建广阔平台。

      付志明教授强调,北大与上外在中东研究和阿拉伯语教育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传统,以马坚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在推动中阿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相互认知方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两校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东研究路径,期待本届论坛在赓续学术传统、拓宽学术视野、创新研究理论等方面贡献青年力量。

 

 

     随后以分论坛的形式分别开展学术研讨,两校的青年学者与研究生分别作主题发言。

      第一分论坛以“中东秩序与热点问题的新发展”为开场议题,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助理教授李海鹏老师评议。

 

 

      上海外国语大学李雪妍、北京大学张若枫、上海外国语大学唐探奇、北京大学陆必纯、上海外国语大学周瑜先后以《场域之间:中东地区的战略自主探析》《阿联酋的非洲政策》《碎片化认同、地缘权力真空与“阿拉伯之春”以来的中东代理人战争》《土耳其对叙利亚库尔德问题的政策和实践研究》《当前苏丹武装冲突与苏丹政党政治》为题发言。

 

 

       李雪妍以美国与中东关系的战略自主为场域,梳理了中东战略自主的建构与应用,指出中东战略自主具有自发性和调节性等特征。张若枫分析了阿联酋的军事、投资、外交等措施,指出阿联酋对非政策的重点从谋求商业利益和维护粮食安全,转向维护政治、军事、安全利益与开展地缘战略竞争。唐探奇对中东地区的代理人战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对比,认为中东地区代理人战争频发是地区、国际和国内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地区的认同更加多元化、碎片化和对抗化。陆必纯分析了土耳其对叙利亚库尔德问题的政策和实践,并与土耳其国内库尔德问题进行了联动分析,认为其受到国内政治利益驱动以及美俄等大国与土耳其双边关系的影响。周瑜分析了苏丹武装冲突的成因,并指出了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随后,李海鹏老师对该时段的发言进行点评,他认为该时段上外和北大同学的发言表现出双方进行学术研究时研究路径的鲜明特点,上外同学以政治学路径,提出理论概念、搭建理论框架,再对案例进行阐释和解释,最后得出结论,思路清晰;而北大同学则更偏实证研究,注重案例的深入研究。而此次活动为双方提供交流机会,使得双方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个良好的机会。此外,李老师指出,发言时需要明确整体框架、明确案例选择和选择标准,并根据发言时长在限定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同时适当缩小发言话题,删除重复叙述内容。

 

 

      第二个议题为“中东国家转型与改革的多维考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廉超群担任主持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章远担任评议。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志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欧俊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陈瑶、於宾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孔雀先后以《政权合法性构建视角下的阿联酋经济多元化转型》、《试析科威特议会政治对经济多元化改革的影响》、《试析阿富汗安全部门改革(2001~2021)与混合安全治理》、《利比亚政治发展中的“再部落化”问题》、《“农妇揉面”中的政治讽喻》为题进行了发言。

 

 

      李志豪分析了阿联酋转型打破的三个学说,利用政权合法性的有效性基础对阿联酋的多元化转型进行了分析。欧俊良以科威特议会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议会与多元化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陈瑶分析了阿富汗安全部门改革的失败原因。於宾强则探讨了利比亚政治中的部落因素。孔雀结合埃及女作家赛勒娃·伯克尔的作品分析了文学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随后,章远研究员对该时段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她从立场选择、研究视角、概念阐释、理论运用等方面,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她指出,中东研究的研究人员需要具有“冷眼向阳”的态度,以中国学者的立场去客观对待地区的发展情况,关注研究主体的重要性。中国的研究人员要更多地站在中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关注中东地区的自主性和依赖性两大特点。针对具体的发言内容,她认为李志豪的研究需要考虑身份认同与福利减弱之间的张力;欧俊良的研究需要对议会政治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陈瑶的研究需要更加明晰混合安全治理的界定;於宾强的研究则需要对部落化、去部落化、再部落化进行再明晰。

 

      第二分论坛以“中东国家内政外交的新变化”为开场议题,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林丰民主持,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点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吴伟倩、朱琳、刘素莉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邓纬琳、前沿交叉学院博士研究生樊凡分别以《现代沙特阿拉伯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政教关系研究》、《阿曼政教关系的历史与演变》、《以色列的科学外交传统及其影响》、《中东南亚跨区域战略格局视角下伊朗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合作与竞争》、《当代伊朗“头巾问题”及其制度化机制》为题进行了发言。

 

 

      吴伟倩对沙特国家政教关系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邓纬琳介绍了伊朗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竞合关系的体现,分析了这一关系形成的背景原因,并两国的双边关系和对阿政策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朱琳围绕“阿曼是否为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梳理了阿曼政教关系演化的三个阶段,对学界当下流行的阿曼政教关系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樊凡对头巾、头巾问题和伊朗政府制定的头巾“双重机制”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和界定,并分析了双重机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刘素莉介绍了科学外交的概念和范畴,并就以色列科学外交的案例、背景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在提问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先对北京大学的邓纬琳和樊凡两位同学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评价,并询问邓纬琳对于阿富汗塔利班“极端化”趋势的看法;邓纬琳就阿塔极端化趋势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以阿塔重新掌权后与中国的接触为例,说明多个国家已与阿塔进行接触,阿塔并没有遭到孤立。最后,文少彪老师对各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逐一点评,鼓励同学们加强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应锻炼搭建分析框架的能力,增强研究的学理性和创新性。

 

      随后,第二个议题为“中东族群政治与话语政治”,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讲师袁琳点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丁恒瑞、硕士研究生崔舒洋、闫泽宁,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肖秀女分别以《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流散研究》、《人称指示语视域下的埃及国家形象建构话语外译研究——以塞西总统第70届联大演讲英译本为例》、《话语作为实践推动社会变迁的具体过程——对<阿加迪尔宪章>历史意义的话语分析》、《对抗性话语理论下以色列—伊朗的敌意建构——以两国领导人的政治话语为例》为题进行了发言。

 

 

      丁恒瑞对1948年巴勒斯坦“纳克巴”(灾难日)以来,黎巴嫩境内大量流亡的巴勒斯坦人相关议题进行了分析,分布于整个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则成为域内各阵营力量进行博弈的重要平台。钮松老师首先肯定了该话题的重要性,巴勒斯坦难民对当地的政治生态产生了全方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未来巴以问题走向,该研究可以持续进行。

      崔舒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人称指示语切入,对比考察埃及总统塞西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演讲原文以及埃及、联合国官方给出的两则英译本,辅以联合国官方给出的汉译本作为对照,发现文本中蕴藏的服务本国外宣以及争取统治合法性和国际援助等潜在政治意图,并指出联译本被动且无意识地参与埃及国家形象建构。钮松老师肯定了该研究在国际研究中的重要性,英译本实际上是非英语文本的再叙事再加工,对阿文文本的“主动而为之”进行修改以向英文世界传递信息,而根本原因是英语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这也体现非英语文本与英语文本之间的权利博弈,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肖秀女认为,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爆发改变了两国此前温和政治话语的宏观结构,之后以色列和伊朗双向的敌对话语经历了从意识形态竞争者意象(1979~1991),到竞争者意象的退化和敌人意象的形成(1991~2005),再到完全的敌人意象(2005至今)的转变。钮松老师认为对抗性话语理论对分析以色列-伊朗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希望能够看到后期对于理论上的推进,同时应该对样本进行优化。该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在当下中东和解潮之下以色列和伊朗两国对抗敌意仍在持续,因此该研究时效性较长。

      闫泽宁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柏柏尔人开启了与持阿拉伯(语)化意识形态政府长期博弈的进程。通过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型”,该研究对《阿加迪尔宪章》在语篇、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上等三个维度进行拆解,重返语篇被生成、传播与理解的历史语境,从而分析语篇在这些过程中生成的具体意义、不平等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从而丰富关于摩洛哥柏柏尔文化运动发生转折发展在机制和内涵上的解释。钮松老师认为该研究内含丰富,具备现实意义,整个研究涉及语言政策、族群政治、身份政治等问题,多元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性都较强。

 

      在最后的点评环节中,袁琳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些研究问题意识突出,四位同学探讨的话题都是与中东研究相关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议题。她肯定了同学们对话语文本的动态分析,期待青年学者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做出应有贡献。

      论坛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李海鹏助理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吴冰冰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钮松研究员先后作总结发言。

       吴冰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届论坛为两家高校从事中东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强调学术研究是培养学术人格、体现人文关怀、实现学术包容的过程,期望青年学人努力做到提升研究自主性、秉持求真求实态度、完善知识体系构建、塑造独立人格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钮松研究员指出,本届论坛主题和议题设置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时代背景对中东研究的理论范式、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他勉励青年学子创新研究方法、突破传统范式、更新知识体系、实现学科交叉,为中国中东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