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胸怀祖国探天方,立德树人育英才——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举办仲跻昆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暨阿拉伯文学史写作研讨会

 

仲跻昆先生影青雕刻瓷板画像

 

       2021年4月14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研究分会、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仲跻昆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暨阿拉伯文学史写作研讨会” 以线上线下协同方式举行,线下会场设在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新楼。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全国妇联、外文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化研究所等高校和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第一阶段的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廉超群主持。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在开幕词中首先表达了对仲跻昆先生的追思,她说,仲先生是桃李天下、令人爱戴的老师;是潜心学术、著述宏富的学者;是胸怀祖国,沟通世界的使者;是一位感性浪漫、吟诗译诗的诗人;更是一位宽厚慈爱、体恤后辈的前辈,希望在对先生的追思中能够重温往日的美好,感受阿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李淑静


      仲跻昆先生的爱人,全国妇联刘光敏女士在致辞中,首先怀念了自己和仲先生相守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刘光敏女士表示,仲先生对阿拉伯文学研究事业的热爱之至,无论是著作的撰写、诗歌的翻译还是词典百科词条的编纂,他始终乐此不疲,仲跻昆先生著作《阿拉伯文学史》一书的问世就是仲先生工作的责任心和个人爱好的相结合的体现,她提到仲先生在病榻上时还心系阿拉伯语诗歌朗诵会的举办,可见其对阿拉伯文学文化的痴迷程度。

 

刘光敏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在致辞中,追忆了仲先生对阿拉伯语文学课教学的贡献,赞颂了仲老师对于阿拉伯文学的坚守、情怀与热爱。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阿语人将阿拉伯文学从一个边缘学科发展到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他表示年轻的阿语人更应该铭记嘱托,时刻将先辈的希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不断推出新的文学翻译作品,更应不断续写绵延不断的阿拉伯文学史。教指委阿拉伯语分指委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院长罗林在致辞中表示,仲先生是阿拉伯语教育界的里程碑,是一代学人的杰出代表,是阿拉伯学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者。他的逝世,是国内阿拉伯语界的重大损失。过去一年中,阿拉伯文学界、翻译界众多青年一代都沉浸在对仲先生的怀念之中。仲先生在传道、授业、解惑、启智中让后辈们受益匪浅,先生是立德树人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四有”好老师,我们这一代教师应该用教学实践来继承先生未竟的事业。
 

罗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张冰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她多年以前和仲先生埃及之行时的经历,她表示仲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言犹在耳。谈及出版《阿拉伯文学史》四卷本,她说仲先生作为阿拉伯文学研究中首屈一指的专家,著作等身,贡献突出,这本著作凝聚了仲先生毕生的心血,不久前此部著作获得王佐良文学研究奖一等奖,实至名归。其中的百余万言,布局缜密,资料详实,视野宏观,是目前为止国内最为详尽的阿拉伯文学史。 

 

张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钟志清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东方文学研究室对仲老师表达思念之情,她说仲老师不仅是阿拉伯文学的引路人,同时也是中国东方文学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他博大精深的学养、谦虚友善的为人以及深厚丰富的成果都给我们树立了难以企及的榜样。《阿拉伯文学史》四卷本树立了东方文学国别研究通史写法的范式,凝聚了仲老师毕生的心血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仲老师提携后进、奖掖后学的风范,也让人感动温暖、受益良多。
 

钟志清

 

       最后,阿拉伯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系主任林丰民致辞,他首先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表达了对仲老师的怀念以及对仲老师夫人的慰问。谈及仲老师文学史写作特点,他说仲老师用词考究,深受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诗经》的影响,在材料的收集和积累方面,仲老师选取了许多自己积累的丰厚翻译成果。同时,在撰写方面,仲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他以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指导,因此在选材上,具有理性主义色彩的诗歌有很多。仲老师基于唯物主义视角和中国立场开展阿拉伯文学研究,扩大了阿拉伯文学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让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林丰民
 


       第二阶段“追思与研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宗笑飞主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洪仪在致辞中提到,阿拉伯文学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独立的学科,文学史至少包含了三个学科层面,而阿拉伯本身的内涵又极为丰富,对这方面的研究无疑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仲老师不逊于西方文学史研究者,他的《阿拉伯文学史》,“文”的方面,引证数量巨大,拥有独特的视角;“学”的方面有理论、有立场、有深度;“史”的方面脉络清晰,举证详实,作为在阿拉伯学科的开创性成就,仲老师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张洪仪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蔡伟良在发言中说,仲老师是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的第一人,他的毕生精力都了献给阿拉伯教学和阿拉伯文学研究,仲老师热爱讲台,笔耕不辍。追思仲老师,除了要表达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外,更多的要学习他生命不息,推动中国阿拉伯研究不止的精神。他为后人的学术研究做了很厚实的铺垫,现如今,阿拉伯研究的队伍一直在壮大,大多数是年轻学者,相信在以仲老师为代表的一代阿语人的开拓下,阿拉伯研究后继有人,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蔡伟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葛铁鹰在发言中,感慨时光飞逝,表达了对仲老师的追思。他回忆了与喜爱吟诗、才华横溢的仲老师度过的珍贵时光,感念仲老师与郅溥浩老师之间“月人已逝去,麦人觉春寒”般的惺惺相惜的感情。他还说,仲老师受到大家的爱戴不仅因为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同时也是因为他随和的人格魅力,仲老师称得上是继马坚先生之后的第二代阿拉伯学者的高峰。
 

葛铁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邹兰芳在发言中,分享了在和仲老师的接触交往中,从他身上体会到的亲切和善的待人接物、执着坚持的研究精神、幽默风趣的处世观和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具有浓厚的文学才思和人文情怀,让人敬佩不已。她认为《阿拉伯文学史》作为研究阿拉伯文学最重要的参考书,具有五个特点:一是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二是其全面性,三是学术性和可读性结合得很好,四是宏大的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五是幽默风趣的叙事风格,其中不乏鲜明而又高瞻远瞩的气魄和对文字自如的驾驭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邹兰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宗笑飞在发言中,回忆了与仲先生相处时的轶闻趣事,表示先生虽然对待生活不拘小节,十分幽默又有童真,但是对待学问却十分严谨,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他对阿拉伯语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因此才能够学富五车、才华过人。对待研究,仲先生曾说“做学问不能跟风追星,更不能人云亦云,扎实做自己值得做的事总会学有所成”,仲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世所公认的,而他倡导的“去西方化研究”,也是新一代阿语人应当继承的使命。 

 

宗笑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薛庆国在发言中表示,仲老师对中国阿拉伯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除了学术上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阿拉伯研究的队伍,而仲老师是这支研究队伍的主心骨、领导者,他对后学研究和翻译学人的提携、关心、爱护和要求,形成了很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他亲自参与了我国对外文学的交往,同阿多尼斯、杰马勒∙黑塔尼等阿拉伯文学界大师建立起联系。他是值得国内阿拉伯研究界不断挖掘的“富矿”,让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力量并发扬光大。 

 

薛庆国


       宁夏大学教授金忠杰在发言中表示了对仲老师的怀念,他说,仲先生是中国很多阿语学人的老师,即便没有上过先生的课,先生的著作无论在日常学习、教学、研究和翻译中都在指引着阿语学人。仲先生学贯中阿,为人师表,宽仁厚德,关爱后学。他动情地表示:“新中国阿语数代:谁人不读先生书,谁人不受先生益,谁人不知先生名,谁人不念先生情!”外文局《今日中国》阿文版前主编王复在发言中,回忆了与仲先生的珍贵往事,表达了对仲先生的尊敬与感激,她说每当自己在文学翻译中遇到瓶颈时,仲先生总是会在无形之中对自己进行勉励,支持自己继续进行下去。对于《阿拉伯文学史》,她说,这部著作强化了“史”的概念,从宏观的角度讲,它梳理了从古到今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脉络。它最大的特点是,核心思想是纯阿拉伯式的,钻到了阿拉伯思想渊源深处,是反西方中心论的,值得我们继续跟进发展。
 

王复

 

       第三阶段“自由发言”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邹兰芳主持。在这一阶段中,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甘丽娟在发言中表示,仲先生不仅鼓励和抚慰研究阿拉伯的学者,还帮助其他对阿拉伯有兴趣的后学。在他的殷切的鼓励中,饱含了先生对年轻学者的厚望与鞭策。他编撰的《阿拉伯文学史》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钱艾琳在自由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对仲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她说仲老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阿语人,让后辈们对阿拉伯研究的事业的未来充满憧憬与信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林哲在发言中表示,仲老师做学术时潜心执着,而生活中平易近人,对后生晚辈多有照顾,我们应该把对仲老师的追思作为动力,将他的品格代代相传。
 

林哲

 

       研讨会在对仲跻昆先生的哀思与追忆、景仰与爱戴、怀念与感激中接近尾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会永远铭记以仲先生为代表的阿语研究先辈们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艰苦奋斗而得来不易的丰硕研究成果,这些宝贵的学术给养和精神财富,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阿语人凝聚一心、继往开来、脚踏实地地为阿语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仲跻昆先生学术成果展于2020年12月20日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开幕

 

文/图 王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