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沙班·喀尔达什教授举行“土耳其与中东”的讲座

 

2016年4月20日,受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和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邀请,土耳其中东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沙班·喀尔达什(Saban Kardas)教授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有关土耳其与中东的精彩讲座。阿拉伯语系吴冰冰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
 

喀尔达什(Saban Kardas)教授任教于安卡拉,同时也是土耳其中东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对于土耳其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对外政策,特别是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有深入的了解。

喀尔达什教授表示土耳其与中东地区其他国家存在特别的联系。一是历史联系:土耳其共和国是奥斯曼帝国的延续,现如今的中东地区国家也曾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因此,土耳其在中东地区开始活跃之时就会引发“土耳其是否要重返中东、重建奥斯曼帝国”的问题。二是宗教认同联系:虽然土耳其在经历了现代化改革之后在政治、经济、法律、外交政策等领域都呈现西化的趋势,但土耳其同中东其他国家基于伊斯兰教信仰和传统的纽带也会在土耳其发展对中东地区战略时引发围绕认同而形成的一系列敏感问题。

接下来喀尔达什教授主要介绍了土耳其的对外政策,并着重讲解了土耳其中东政策及其主要原则。土耳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外政策是区域性的,学者们对于土耳其的定义各不相同,喀尔达什认为土耳其属于地区性力量,但是与其他地区力量不同之处在于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土耳其同时在不同的区域范围之内都是不容忽视的力量,例如中东地区、巴尔干地区、黑海地区、中亚地区等等。因此,土耳其的对外地区政策不只聚焦于中东地区,在不同地区的对外政策各不相同,也存在一定共性。

土耳其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新自由主义相契合的,通过地区范围内国家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通过与周边及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盟来实现经济独立、扩大利益,同时扩大软实力的影响,土耳其在冷战后越来越向新自由主义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在巴尔干地区更为明显,在中东地区则开始较晚,近十年才受到关注。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战败,英法图谋瓜分奥斯曼帝国,今年适逢1916年《塞克斯—皮科协定》签署100周年,因而对于该协定是否会延续也在学界引发了讨论。当今的中东地区国家是奥斯曼帝国覆灭之后产生的,又遭受到殖民主义的摧残,当时土耳其并不想介入中东地区事务,土耳其共和国国父阿塔图尔克·穆斯塔法·凯末尔的主要方针是稳定国家内部,二战后,反殖民运动兴起,中东国家相继独立。冷战引发了重大的转变,土耳其属于西方的阵营,失去了对外政策的自由,导致土耳其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严重减弱。尤其是土耳其邻国叙利亚属于苏联阵营,导致土叙之间不时爆发冲突。由于把土耳其视为奥斯曼帝国的延续,在中东地区盛极一时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无疑是与土耳其相对抗的,加之以色列问题的影响,也限制了土耳其与中东地区的交往。

20世纪70、80年代,土耳其开始与阿拉伯国家发展关系,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伊斯兰合作组织(OIC)的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以及两伊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出口、吸引阿拉伯国家外资以及承建工程项目。但90年代之后,中东地区的局势不稳也对土耳其自身安全产生了威胁。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地区众多突厥语系国家独立,由于这些中亚国家与土耳其文化、历史、宗教的相似度相较于中东地区来得更高,土耳其的对外政策聚焦于突厥国家的区域整合,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这种战略并不成功。

过去十年,在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AKP)执政期间,土耳其的对外政策向中东地区倾斜。这种现象出现有很多原因,喀尔达什教授认为主要是经济原因,正发党促进了土耳其贸易多元化战略实施,为了摆脱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土耳其努力开拓新市场与中东、非洲等地区发展出口贸易。除了经济合作,土耳其也试图在此基础上发展与中东国家的政治对话进程。在文化方面,土耳其电视剧和电影也在阿拉伯国家地区大受欢迎。

“阿拉伯之春”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土耳其支持中东地区人民的民主变革,尤其是突尼斯和埃及这种相对和平的方式,新政府与土耳其的政策合拍也让土耳其从中受益。但是伊拉克与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对于土耳其的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包括大量难民及其巨额花销、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问题、达伊什组织等等。土耳其与沙特的关系以及土耳其与伊朗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也对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喀尔达什教授表示土耳其可以和任何一方合作,其在中东地区的政策追求一种平衡,因为这不只关系地区问题,更与土耳其与美国等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紧密相连。

讲座尾声,喀尔达什教授与在座师生充分交流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让人受益匪浅。

(文/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