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第二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2014年12月13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黑龙江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青年老师近60人,相聚未名湖畔,参加此次论坛。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洪仪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副会长兼秘书长薛庆国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教授,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谢秩荣教授,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副会长兼秘书长付志明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林丰民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前副院长马和斌副教授等高校教师出席论坛并对研究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 参会人员合影          第一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获得阿拉伯语界诸多老师与同学的支持与关注。今年9月北京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化系再次发出征文通知,得到热烈的响应。至截稿日期,共收到近四十篇论文及摘要,涉及“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东问题”等四个方向多维度的研究论文,整理编辑成《第二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 北京大学付志明教授致辞   本届论坛分六段在两个会场进行,25位与会代表就各自提交的论文内容进行发言。 上午在民主楼会场第一时段,马和斌、陈娟、马悦和白野等4位研究生同学与青年老师就“论穆罕默德•阿卜杜胡教育理念对埃及现代教育的影响”、“一项有关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的案例研究”、“巴格达画派的手抄本插图浅析——以《哈利里的玛卡梅》手抄本插图为例”、“明朝正德时期阿拉伯文瓷器浅析”展开研讨。张洪仪老师点评,她肯定马和斌老师对教育改革这一议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陈娟同学研究的深度。张老师还赞扬马悦和白野同学新颖的选题,提出年轻一代学术研究的视野已经远远超出前人水平,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 第二时段,李仁龙、黄超、徐月和郭晓琳同学分别就“小说《竹秆》的叙事策略分析”、“悬诗中羚羊意象研究”、“蒙昧时期的和平曙光——从《悬诗》看祖海尔的辩证战争观”、“探析伊本•鲁米诗歌《亡蓬卷,空悲切》中的借喻特点”四个文学论题展开讨论。谢秩荣老师点评,他发现这一时段各位同学的发言中,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从蒙昧时期一直到当代,内容从诗歌到小说,这表明目前阿拉伯文学研究所关注的议题十分广泛,对此谢老师给予充分鼓励。老师肯定了李仁龙同学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理论深度,同时对研究古代诗歌的同学表示钦佩。
\
西北民族大学马和斌老师与学生交流 上午外文楼会场,刘国裔、罗怀伟、潘潇寒和夏小燕同学对阿拉伯语语音、语法、语义和词汇多个方面作了研究,以“现代阿拉伯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从汉语否定词‘没’和‘不’看阿汉否定方式的对比”、“阿拉伯语动词原型的模型假设”、“浅析阿拉伯语语义的发展”为题展开讨论。付志明老师在点评中指出,欧化语法现象值得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了解阿拉伯语语法的发展;而语义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影响,论述时考虑更多可能性。同时,付老师肯定了罗怀伟同学以小论大的切入角度和论题的价值,并强调假设和猜想是学术创新的重要一步。付老师指出,阿拉伯语的语言研究应从原典精读出发,并呼吁更多同学加入语言研究的行列。
    下午的发言全部在民主楼会场进行。第三时段,顾筠安、庞博、许超男、林哲和孙雷同学对“浅谈‘三部曲’中‘凯马勒’形象的塑造”、“纪伯伦作品爱情隐喻研究”、“浅析纪伯伦的文学作品中对尼采思想的靠近和远离”、“从一封公开信谈起——试论米哈伊尔•努埃曼《纪伯伦传》中的虚构描写尺度”、“汉语、阿拉伯语数词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以十以内的基数词为例”等内容进行研讨。薛庆国老师细致点评了五位同学的论文,认真分析了每篇论文不足之处,并肯定了纪伯伦在中国的阿拉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3篇纪伯伦研究的论文表示赞赏。  \ 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现场点评  第四时段,张秀兰、任佳宁、李昕和徐言庆同学分别以“解析迈哈穆德•台木尔短篇小说《彩票》中的批评现实主义”、“揭秘埃及社会真相——《乡村检察官手记》的人物分析”、“伊斯兰教的宗教宽容性探究”、“阿拉伯谚语中的中正和谐思想”为题进行讨论。马和斌老师点评了四位同学的报告,他对四位同学选择经典题材进行研究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论文中稚嫩和不足的地方,希望同学在论述的过程中以例辅证、以理服人,在论文学术性的角度上再接再厉,更下功夫。 第五时段,张一哲、马海成、孙晓雯和谭野同学与青年老师就“伯尔麦克家族覆灭与哈伦的继承安排”、“伊斯兰慈善的涵义及其源流刍议”、“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的起源”、“黑龙江穆斯林饮食文化演变初探”等议题展开了研讨。报告涉及伊斯兰历史、宗教、现代思潮以及饮食文化等多个不同的方面。丁隆老师对同学的报告作了中肯的点评,肯定了张一哲同学“管中窥豹”、以小见大的视角和对文献资料的阅读与整理,对马海成和孙晓雯的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希望最后一篇论文能在理论的层面更上一个高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丁隆教授现场点评  最后,在闭幕式上,丁隆教授、薛庆国教授、林丰民教授和付志明教授分别对本届论坛作了总结发言。各位老师对本届论坛论文总体上的写作质量和研究深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指出了不足。他们指出,阿拉伯语专业的研究生,很多人在未来将会成为阿拉伯语的教师与研究人员,首先应该在阿拉伯语、英语和其他外语的学习下大功夫,还要在理论上跟进,不断扩充自身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提高国际视野,同时要特别注重阿拉伯语原典和一手资料的学习与掌握。林丰民教授更提出加大各高校硕士生导师与博士生导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改进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付志明教授在论坛最后,宣布于2015年底召开第三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研究生论坛,并欢迎各高校研究生积极参与,提前做好准备。(文/潘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