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埃及伊斯梅里亚民间艺术团来北大首演

20141113日,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的精心安排下,埃及伊斯梅里亚民间艺术团赴北大公演,为北大师生带来一场全新的视觉和听觉盛宴,这也是该艺术团来中国之后进行的第一场公开演出。出席观看演出的有埃及驻华使馆科教文参赞侯赛因·易卜拉欣博士、新闻参赞胡达女士,北大阿拉伯语系主任付志明教授、党支部书记林丰民教授,以及阿语系学生和阿拉伯国家留学生。付志明教授主持了该场演出。 埃及伊斯梅利亚民间艺术团,1995年成立于埃及伊斯梅利亚文化宫,曾多次代表埃及参加国际性艺术节等文化盛事。艺术团中共有45位舞者,其舞蹈灵感大多来源于对运河地区环境的保护。在本次公演中,共有9位舞者和1位歌手参与节目的表演。

\
  \
  北京的冬天,下午6点夜幕已然降临,外国语学院新楼多功能厅却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经过阿拉伯语系师生和埃及艺术团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演出于7点20分正式开始。舞者们身着埃及传统服饰,伴着悠扬动听的阿拉伯传统歌谣,迈着舞步登上舞台。俗称肚皮舞的阿拉伯东方舞、埃及民间棍舞、表现苏菲神秘修炼的大裙舞(又称塔努拉舞)和埃及民间歌曲等10余个精彩演出节目有序衔接。舞者们灵动的身体时而模拟尼罗河涌动的河水,起伏有致;时而化身尼罗河上的船夫,激昂有力;时而又惟妙惟肖地演绎埃及寻常男女之间的爱慕情丝,让观众体会到阿拉伯民族的坚强与质朴。演出进行到中场时,苏菲舞的舞者身着彩色圆篷长裙出场,即刻点燃了观众们的激情。随着他在舞台上不停旋转,不断变化手中箩筐的造型,观众的惊呼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舞者忘我地旋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昂首向天,手上和脚底不断变换着动作,长裙在旋转中飘起各种造型,壮观之景引来观众欢呼四起,掌声雷动,惊叫连连,整场演出迎来最大的高潮,随着音乐声戛然而止,持续旋转了近十分钟的舞者居然立即收住身子,稳稳站立,令人叹为观止。

\
  晚上9点钟,在舞者们的鞠躬致谢中,演出进入尾声。观众纷纷上前与舞者合影留念,近两个小时的阿拉伯民间音乐、舞蹈演出取得圆满成功。2015年是中阿友好年,将有一系列的活动在中国和各个阿拉伯国家举办。我们或许可以将伊斯梅利亚民间艺术团在北京大学进行的这一场演出当成是明年中阿友好年活动的预热。(文/徐月)
\

相关链接 苏菲舞顾名思义起源自伊斯兰苏菲教派,这个讲求苦行和冥想的神秘主义教派相信通过不停的旋转可以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从而达到亲近安拉的目的。旋转便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因此,旋转便是是苏菲舞最主要的特点。旋转通常以极快的速度连续地进行,平均每秒钟转一圈,其间还要加上其它的表演动作。 苏菲舞起源于13世纪的土耳其,但埃及的苏菲舞经过艺人的诸多改进,观赏性和精彩程度都远胜于土耳其的苏菲舞。虽然称之为舞蹈,但它的整个表演过程实际上是舞者对宗教神秘修炼的一种表现。 在埃及的一些宗教节日里,民间也会有很多苏菲舞的活动。舞者无一例外全部是男性,包括为舞者配合的歌者和鼓者也都是男性。旋转舞者所着服装的色彩非常鲜艳,特别是圆蓬长裙至少有三层以上,有时在旋转的过程中还会加上新的蓬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