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硕士)
时间: 2014-09-24 08:53:00 来源:作者:
一、学习年限、培养目标、课程和论文
•学习年限:3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适合国家有关部门和涉外企业单位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阿拉伯语言文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见解;熟练掌握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具有从事阿拉伯问题研究和高校教学的能力,能胜任外交、外贸和国际文化交流工作。
•课程和论文: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一到二年时间内,按照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完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学年上学期结束前确定论文导师和拟订论文题目,第二学年末最迟在第三学年初完成开题报告,第三学年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
二、主要课程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共设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要如下:“阿拉伯语语言研究”、“阿拉伯语语法研究”、“阿拉伯语词汇学”、“阿拉伯语修辞学”、“阿拉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古代文学史”、“阿拉伯近现代文学”、“阿拉伯文学专题研究”、“阿拉伯语文学作品选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专题”、“阿拉伯史”、“阿拉伯历史文献选读”、“阿拉伯语高级口译训练”、“阿拉伯语名著选读”、“中东史”、“中东当代问题研究”、“中东研究文献导读”、“中东社会与宗教”等。
三、对新生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
1) 具有学士学位证书;
2) 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英语基本功;
3) 具有所报考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
4) 有初步研究设想
四、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录取方式 :
入学考试分初试(笔试)和复试(口试)两个阶段进行。
•初试(笔试):笔试包括“政治理论”、“英语”、“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本科考生)或”综合考试”(非阿拉伯语本科考生)、“阿拉伯文学与阿拉伯历史文化”等4个科目。
注:“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复试(口试+笔试):初试成绩合格者参加差额复试。
五、硕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及考试说明
(一)阿拉伯语本科毕业考生,着重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1阿拉伯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考生应认真学好国内通行的任何一套阿拉伯语专业教材。
《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及《词汇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阿拉伯文学和阿拉伯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可阅读以下参考书:
1) 孙承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纲》,昆仑出版社,2001年8月。
2) 郭应德:《阿拉伯史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
3) 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95。
4) 吴冰冰:《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 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6) 林丰民:《文化转型中的阿拉伯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 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学史》(阿拉伯文学部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 高慧勤、栾文华主编:《东方现代文学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
(二)非阿拉伯语本科毕业考生,着重考察以下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1)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2)阿拉伯文学和阿拉伯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参考书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