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开展横向交流,增进交叉学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师访问埃及

 

       2019年3月31日至4月1日,应开罗大学和开罗美国大学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师参加在开罗大学举行的“科学探索和交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在开罗美国大学举行的“中非高等教育论坛”。

 

代表团访问开罗大学孔子学院

     

       开罗大学文学院和伊拉克巴比伦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承办了“科学探索和交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开罗大学,伊拉克巴比伦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50名学者参加了研讨,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重视大学教育,开展学科交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阿拉伯语系主任林丰民教授、阿拉伯语系资深教授张甲民,年轻学者袁琳、廉超群、李海鹏出席研讨会并做大会发言。

 

张甲民发言

 

       张甲民教授通过解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实施改革开放40年后,让世界,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没想到,一个曾经落后的中国居然在近20年的时间内就变得让人难以相信,仿佛一夜之间换了新颜。他还表示,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她的基本信念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她的行事方式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推己及人,这样的民族不愁没有朋友的大力支撑?另外,作为大学教师和学者的我们,也许应当明确,发展需要物质资源,可人力资源是资源的资源,因此作为这个时代学者的我们在培育新一代人才方面都应当作一种大有可为的精神准备!

 

袁琳(左二)出席会议并发言

 

       袁琳发言的题目是《伊巴德派的历史书写与认同构建》,她谈到伊巴德派由伊斯兰教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教派哈瓦立及派分化而成。伊巴德派在其教派化之初,从教派命名、领导者、伊玛目制度等方面通过历史书写构建教派认同。伊巴德派成员自称为“穆哈基迈”,这一命名源自“惟有安拉才可裁决”,他们认为自身遵随的是这一理念而非某一伊玛目。“伊巴德派”是“他者化”命名,是逊尼派等其他教派误将他们归为伊本·伊巴德的追随者。而伊巴德派宗教学者与成员通过历史书写一致表明立场,认为该派的创派伊玛目是贾比尔·本·宰德,而非伊本·伊巴德。此外,伊巴德派宗教学者还通过历史书写构建了伊玛目制度。他们认为伊巴德派伊玛目存在四个阶段:“显现时期”“防御时期”“牺牲时期”与“隐匿时期”。伊巴德派借助历史书写构建集体认同,也通过历史书写形成其灵活务实的政治策略并推动制度化,从而成为哈瓦立及派唯一留存至今的力量。

 

李海鹏发言

 

       李海鹏博士的发言题目是《阿拉伯奥斯曼改革家眼中的中国》,通过对1906—1911年《文摘月刊》上与中国相关报道的系统分析,考察了奥斯曼阿拉伯知识分子对同时代关注的历史背景、关注主题和相关表述的特点,表明《文摘月刊(1906—1911)》中所体现的中国形象,不仅反映了阿拉伯奥斯曼改革者经由西方信息来源所获得的关于中国的知识,也折射出在危机与希冀中摸索的阿拉伯知识分子怀有的政治关切,以及在西方概念框架内他们对当下历史进程和趋势的理解和解读。

 

付志明发言

 

       付志明介绍了北京大学开展交叉学科,提升大学竞争力的一些举措,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大学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改善大学学科生存状况,加强学科发展,尽快与世界接轨的途径,也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学科的交叉不仅是相近学科如人文与社科,基础与实践学科的交叉,更应是文科理科大跨度,社会工程相结合,形成新兴的学科,形成新的竞争力。付志明还介绍了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文学交叉学科的经验成果。

 

林丰民发言

 

       林丰民教授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中国这些年来对于阿拉伯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埃及著名学者纳吉布·马哈福兹的研究及译介,他说自从1984年中国最早翻译出版了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平民史诗》,他的《尼罗河畔的悲剧》,《三部曲》,《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及《自传的回声》等所有作品,几乎都翻译成了中文,并有百余篇关于该作家的研究文章及论述问世,许多研究生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准纳吉布·马哈福兹。北京大学还于2012年举行了马哈福兹专题纪念会和研讨会。对一个作家的全面研究,可以加深对这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了解。

 

廉超群发言

 

       廉超群博士在发言的题目是《阿拉伯语语言政策话语中的隐喻再现与语言象征性》,解释阿语世界一个世纪以来讨论阿语双言的语言政策话语中两类“有机体”隐喻的再现。双言,指阿语标准语和方言间以所谓形态、功能和地位差异的形式共存。“有机体”隐喻将这二种阿语变体视作生命体,一类隐喻描绘两者不可分离,另一类则凸显两者相互敌对。视隐喻为赋予语言变异以社会—政治意义的“语言象征性”的工具和媒介,廉超群博士从开罗和大马士革阿语语言学会的话语中选择隐喻再现案例,将每一案例置于其所处时期最为显著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加以分析。指出,语言在交际功用外,还作为象征性资源与社会—政治中介参与认同彰示、立场表达、冲突激发与缓和、权力关系博弈等。

 

开罗大学

 

       在埃及期间,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并和孔院的老师举行座谈,就双方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付志明(右一)、林丰民(左一)与开罗大学校长胡希特·努艾米(中)

 

       伊拉克巴比伦大学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也和北京大学代表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处于重建中的伊拉克,迫切希望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中国与伊拉克高校的合作历史悠久。许多中国资深阿拉伯语专业教师都有伊拉克的大学留学经历。伊拉克也是因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标准的语言赢得众多青年学者的青睐。

 

付志明(左四)与伊拉克巴比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穆罕默德·沙齐尔博士(右三)

 

       4月2日至3日,中非高等教育论坛在埃及首都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校开罗美国大学举办。来自埃及高等教育部、外交部、中国驻埃及使馆、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罗美国大学、开罗大学、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大学等有关机构的数十位中非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教育合作、非洲教育数字化现代化、中非学生和教师交流合作等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代表团参加了论坛的开幕式,亚非语系主任魏丽明教授也应邀参加的此次论坛,并在论坛上介绍了北京大学开展非洲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与非洲高校合作的项目。

 

开罗美国大学校长弗朗西斯·里恰尔登(右四)与部分参加论坛的中国学者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指出,得益于中国大学的专业化、现代化、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选择来到中国留学,其佐证就是目前每年来华的非公派留学生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公派留学生,中非青年学生群体是深化中非文化及其他各领域的交流的“桥梁”。加强中非教育合作,实现文化合作互通是中非战略合作的重要一环。他表示,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将继续向非洲有志青年敞开大门,推动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蓬勃发展。

 

付志明在中非高等教育论坛上发言

 

        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李哈布教授认为,中非学术和学生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入了“快车道”,但也面临着更具体更复杂的困难和挑战,如语言交流障碍、对具体法律条文缺乏了解、政策延续性不强、西方新闻媒体虚假宣传等问题。她呼吁中非应建立一个常态化、制度化的高等教育交流机制以解决具体问题;加强对于非洲国家人才需求的调研,以确保公派来华留学人员学有所用;扩大中国大学生赴非志愿者规模,带动两国民间交流等等。

 

李哈布论坛上发言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大学副校长介绍,目前坦桑尼亚有超过40%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但有近60%遭到了中方学校的拒绝。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高校在坦桑尼亚学生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中国高校的留学项目能更加国际化、便利化、透明化,为学生提供详细具体的留学指导。

 

参加开罗美国大学会议的外国代表

 

       加强北京大学与埃及各个大学的学术交流,是教育部支持的20+20项目的重要环节,多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双方加强了沟通,更建立了学术联系。北京大学不仅和开罗大学文学院展开了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在非洲研究,联合考古等学术领域合作空间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