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马燕如讲座:由图坦卡蒙金面具的修复谈文物的科技保护

  5月17日周四上午,由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办的中东考古与文物系列讲座第六讲——“由图坦卡蒙金面具的修复谈文物的科技保护”在二教210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实验室主任马燕如主讲,由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林丰民教授主持。

  

  

  

  马燕如研究员首先从一条轰动世界的有关文物的新闻讲起。2015年,埃及博物馆用环氧树脂胶水粘连著名的古埃及图坦卡蒙王(King Tutankhamun)面具胡子的事情被爆出,一度受到世界众多媒体的关注。为此,埃及方面从德国聘请修复专家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n Eckmann)参与工作。据艾克曼分析,1941年,这个胡须在第一次修复时,被用胶水粘到面具上,这次掉下来可能跟老化有关。他承认,虽然有时候修复者会使用环氧树脂,但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用在图坦卡蒙面具上也是“不恰当的”。

  

  艾克曼还向记者证实道:“将有一个由保护者、考古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来制定重新保护的计划”。马燕如研究员也认为,环氧树脂作为一种常用的粘接材料,其本身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工作人员的修复方法,他们在进行粘接前既没有制定合适的修复方案,也没有对损坏部位进行清理,更没有选择合适的粘接材料。联系近年来大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纪录片,马燕如向同学们谈到: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修文物,它更需要的是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严谨的科研精神。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更是人类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文物这样一些既体现自然又承载人文信息的综合体,它们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文物科技保护的任务,就是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去了解构成文物的材质以及它们蜕变的规律,了解危及文物的病害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和材料来减缓这些珍贵文物的毁损,达到保护和修复文物的目的。

  

  

  

  马燕如接着概述了文物科技保护的现状,包括中国博物馆数量统计,文物科技保护的专业机构及财政投入,教育与人员培训,行业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专业出版物情况等等。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谈到文物科技保护理念及技术应用,包括东西方文物保护的哲学理念,对文物的科学认识(宏观与微观),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各类文物的病害及保护技术与实例,以及文物保护修复的标准档案记录。

  

  遗产的修复理论往往源于古代建筑的修缮。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西方古建保护领域主要存在分别以法国人凡•杜克(Viollet-le-Duc)和英国人拉金斯(John Ruskin)为首的两种对立的保护哲学思想。前者是“风格派修复”的代表人物,主张全面修复,强调古建修复的科学性和建筑材料的重要性,但在科学精准的同时却多少破坏了原始的风格。而后者则反对对文物进行任何改动,强调日常维护保养,是最小介入原则的始创者,然而对许多文物来说这也意味着放弃挽救其“生命”的最后机会。在这些哲学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之下,西方的保护修复有了原创性、保留原真性、可识别性等等保护、修复方法。而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也萌芽于古建的维修当中,然而无论是六十年代的“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还是八十年代文物法中规定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都和西方文物保护真实性的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中国的文物保护、修复中,由于使用目的不同,出现了研究性修复(留白)、展览性修复和商业性修复等几种类型。

  

  而要科学认识文物,不仅需要人文学科文献考据的研究,更需要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手段来更广泛、更深层解读其内涵。早在18世纪,就有欧洲收藏家用化学分析的手法来了解古希腊、罗马硬币以及国王别墅的彩色玻璃的组成和成色原理。1895年X光的发现,则更是对文物现代仪器分析的崛起有不可言喻的意义,甚至1896年就有人用X光研究油画。

  

  

  

  马燕如指出,图坦卡蒙王陵的发掘也正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卡特(Howard Carter)主持这一项目时,便邀请了考古、化学、物理学、医学、药理学等各方专家一起参与工作。1925年11月11日开始的图坦卡蒙木乃伊正式检测分析工作,开启了近现代科技与人文考古学相结合的先例,综合研究文物的道路,更成为科技考古分析的一个先驱性案例。但在后来的1968年12月4日第二次检测和1978年第三次检测时,却都不同程度地发现了遗体部分缺失和腐坏加剧的现象。这表明即便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文物保护依然是一个难题。而在20世纪,电子显微镜、碳十四测年法、热释光法和加速器质谱分析等先进技术也逐渐进入和应用于考古学和文物保护领域。

  

  时至今日,现代的科学分析仪器进一步发展,X光探伤仪、工业CT,超声波检测仪、三维激光精确测绘等手段,都可用于从宏观角度探知文物加工工艺、内外部的结构及损伤。比如,通过对后母戊大方鼎进行激光测绘和数字建模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截取其任意部位的截面图,以了解精确数据;利用内窥镜观察,可以了解文物难以直接观测位置的情况,甚至可以在某些缺乏足够保护条件的墓葬中一步打开墓葬的方式了解其内部;借助X探伤及CT扫描技术,可以了解文物内部的损伤和病害状况并指导文物修复处理,探究其制造技术与先后过程,鉴定文物真伪,并使得实验室考古精细发掘成为可能;使用CT对生物遗骸进行分析,可以在最小损害的前提下了解并复原遗骸状况。比如图坦卡蒙木乃伊的损害,也与当时技术条件下不得不打开裹尸布以了解随葬品和遗骸状况有关,而新技术则可以不必打开木乃伊就完整而准确地进行复原和研究。

  

  今天的研究人员还可以使用扫描电镜、扫描探针、X荧光能谱仪、X光衍射仪、激光拉曼、红外光谱、材料显微镜等仪器,从微观架构角度探测文物材质的成分含量、腐蚀产物的微结构以及病变规律等等。这种深层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科学的保护奠定了基础。借助能谱鉴定,可以了解原本通过外表难以判断的材质成分组成,如铜器的合金配比、笔画颜料的定性分析和木材的检测分析等,并以此为依据复原古代器物。此外,通过视频显微镜对金属器物表面腐蚀现象的原位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腐蚀部位、分层、过程、特点与发生机理,并可以观察到文物的微观受损情况;而考古发掘现场CT的应用使我们准确判定腐蚀产物裹挟中文物的真实形态,并运用综合技术力量发现特殊埋藏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借助扫描电镜,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各种纺织物纤维的横截面和纵向外形,正确分辨其成分,以对症下药进行处理与保护;而运用红外光谱仪,也可以对文物成分及其组成结构进行分析。

  

  

  

  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除了上述种种新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保护理念的更新。文物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的概念最早于1930年罗马的国际文物保护会上提出,主要针对文物保护环境尤其是温湿度的控制。现在,这一理念包括了领导的宏观决策、经费的长期投入、博物馆的选址、博物馆建筑材料的选择、博物馆展厅、库房缓冲间的设置,以及对于具体文物采取的整体环境恒温恒湿、保存展示小环境的恒温恒湿、照明、空气污染、虫害等多方面环境控制,甚至文物提取的技术、使用的工具、包装、衬垫材料、安全保卫措施、对自然灾害的预防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可分为博物馆建筑保存大环境的改善,保存、展示小环境的监控如温湿度、光照度、空气污染、霉菌、虫害等因素控制等等,此外还有文物包装、运输中的预防措施,会普遍使用囊匣、木匣、木箱、盒等包装形式,同时根据器物质地的不同,进行“量体裁衣”,专门设计囊芯,而对于易损坏的文物,还设计制作专用的托架、托板、支架等防护加固装置,以避免和预防文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马燕如研究员也以壁画和纺织品为例向同学们具体讲述了保护的过程。

  

  最后,马燕如研究员以图例的形式,介绍了各类文物病害现象及各种文物保护的技术方法和设施,并列举了几种主要材质类型文物如青铜器、彩绘陶俑等的保护与修复,还展示了文物保护的记录档案工作。而同学们也就考古发掘过程中金属器的具体保护措施向老师进行了提问,她也做了简明而细致的解答。李海鹏老师最后感谢马老师的精彩讲座并进行简要总结。

  (文/霍寅辰  图/张博桢 郭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