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德黑兰大学教授穆兰迪做“瓦哈比主义的威胁”的讲座

 

2014年9月11日,受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邀请,伊朗德黑兰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美欧洲研究所教授穆罕默德·穆兰迪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做了题为“瓦哈比主义的威胁”的讲座。

\

讲座中,穆兰迪教授首先指出伊朗是中东人口最多的三个地区大国之一,地缘—政治位置极为重要。同时,伊朗文明、文化、宗教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现代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边界,在中亚对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影响深远,在阿拉伯世界则与叙利亚、黎巴嫩、巴林、阿曼等国家保持着紧密的文化、政治联系。中国和伊朗同为世界上两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文明,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紧密历史联系。然而,在当今欧美文化、政治霸权的语境下,国际学术界内中国、伊朗研究长期被使用欧洲语言文献的欧美学者所主导,中国、伊朗本土学者的声音长期被淹没。穆兰迪教授鼓励中国学生、学者更加关注伊朗,同时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努力树立独立、批判的视野和学术观点。

穆兰迪教授指出,在过去长达两三百年的历史中,伊朗长期受到西方殖民主义主导,这一状态一直延伸至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独立自主政策动摇了西方、特别是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因而受到美国及其地区盟友的联合遏制,当前瓦哈比主义在中东的肆虐必须在这一背景下加以理解。穆兰迪教授强调,瓦哈比主义教义在现代伊斯兰思潮中本非主流运动,其宣传的“异端审判”(takfiri)在本质上与伊斯兰教的宽容、普世传统背道而驰。七十年代以来,石油经济的繁荣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沙特开始利用其石油美元支持传教机构,向外输出瓦哈比主义意识形态,其影响远达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区。同时,冷战期间美国地缘政治考虑,积极支持瓦哈比“圣战者”反抗苏联对阿富汗占领。21世纪初,美国终于在对瓦哈比主义的纵容和利用中玩火自焚:在参与2001年9·11恐怖袭击的19名恐怖分子中,15人拥有沙特国籍。

当前,美国为达到继续主导中东地区的目的,对地区内奉行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国家或力量横加打压,尤其是伊朗、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内战中,美国及其盟友大力支持伊斯兰主义势力对抗叙利亚政府军,而瓦哈比主义正是叙利亚自由军、“努斯拉阵线”、ISIS等众多伊斯兰势力的主导意识形态。可以说,美国正在豢养另一只危险的瓦哈比主义的怪兽。美国政府的实用主义心态表现在对极端瓦哈比主义势力在叙利亚罪行的沉默和纵容;当ISIS在伊拉克的发展威胁到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其施加军事打击。可以预见,美国正在重蹈当年在阿富汗的覆辙。

穆兰迪教授强调,瓦哈比主义的威胁并非局限在中东地区,其对中国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沙特政府深陷瓦哈比主义意识形态诱导的教派狂热,地区问题中在脱离实际的立场上越走越远,中国应重新考虑其依赖沙特部分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伊拉克、叙利亚战场上已有中国籍圣战者被俘获,这些人多数在沙特接受宗教教育,深受瓦哈比主义教义影响,返回中国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最后,作为一个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大国,中国理应在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中扮演与其大国身份相匹配的角色。

\

讲座最后,穆兰迪教授鼓励阿拉伯语系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习波斯语和伊朗文化,并就美国实力是否衰落、中国当前的国际角色、伊斯兰伊斯兰革命等话题与阿语系师生进行了深入互动。讲座后,穆兰迪教授与阿语系师生合影留念。(文/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