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苏丹学者穆娜•阿卜杜•法塔赫女士访问北京大学

2016525日下午3时,苏丹学者穆娜·阿卜杜·法塔赫女士到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作了题为“苏丹形势与中国—苏丹关系”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廉超群老师主持,袁琳老师和阿语系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席。
\ 穆娜·阿卜杜·法塔赫女士是苏丹著名记者、国际记者联盟(IFJ)成员、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IOJ)成员、苏丹喀土穆大学研究员,常在半岛电视台等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表评论文章。 穆娜女士首先介绍了苏丹的地位和重要性。她介绍,苏丹位于非洲,是阿拉伯国家之一。苏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也是很多贸易活动的必经之地,它融合了阿拉伯文明和非洲文明。得益于这些因素,处于非洲中心的苏丹同时也加入了阿盟等很多阿拉伯国家间的组织。 随后,穆娜女士回顾了中国与苏丹关系的历史。她谈到,中国—苏丹关系历史悠久,中国的商队很久以前就经由红海将丝绸带到了苏丹,带到了非洲大陆,而在这一过程中,苏丹称为中国商队进入非洲的门户。中国—苏丹间拥有十分稳固的关系,中国—苏丹人民间的情谊比中国—苏丹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更为深厚。很多中国人了解苏丹的艺术,同样,很多苏丹人也了解中国艺术,他们熟知丝绸之类的中国手工艺品,也了解中国的歌舞。 接着,穆娜女士和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询问大家是否读过苏丹作家塔伊布·萨利赫的小说《向北迁徙的季节》。穆娜女士说道:“这部小说非常优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流传甚广,甚至传至中国。我提及这部小说,不仅因为它体现了中国—苏丹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因为这部小说中谈及了一些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英国曾长期殖民统治苏丹,苏丹人民遭受了殖民统治的压迫。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当苏丹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中国是首个对独立的苏丹共和国予以承认的国家,同样,新中国成立时,苏丹也是较早对其予以承认的国家之一。” 在简要回顾了中国与苏丹关系发展历史后,穆娜女士向大家介绍了当前苏丹的局势及其对中国—苏丹关系的影响。她指出,自201179日南苏丹独立开始,苏丹发生了变化,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中国—苏丹关系也不例外。地理上来看,苏丹的面积有所缩小,五分之一的土地划归南苏丹;经济上看,原先开采出来的石油位于苏丹中部地带(即现在的南北分割线上),南苏丹独立后,拿走了全部的石油;另外,南苏丹独立后,其他国家和苏丹之间的共同利益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oration)进入苏丹勘探石油,但是因为当时苏丹处于内战中,一些武装团伙袭击了雪佛龙公司的员工,因此该公司终止了和苏丹的合同,没有开采出石油就退出了苏丹。80年代,苏丹请求中国帮助开采石油,因此中石油进入了苏丹,在苏丹中部(现在南北的分界线)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因此,当时中国—苏丹间的共同利益体现在中国需要从苏丹进口石油,苏丹需要中国帮助其开采石油、增加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穆娜女士强调,南苏丹的独立是苏丹最为重要的问题。她认为当前苏丹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第一,南北居民的国籍和身份认定问题。第二,南北苏丹国界的划分,穆娜女士认为中部地带油田的归属是国界问题的主要分歧。第三,种族歧视问题,穆娜女士认为国界问题并非最严峻的问题,以前苏丹仍是统一整体时,就存在内战,内战的主要原因就是种族歧视,南苏丹人指控北苏丹人种族歧视,将南苏丹人视作二等公民,不给予他们参政的机会,认为应该根据人口规模来分配权力。第四,尼罗河水量的分配问题。1959年,包括苏丹在内的尼罗河流域国家共同签订的河水分配条约,规定了尼罗河流经国的使用比例,苏丹分裂为两个国家后,如何调整河水分配比例,不但关系到下游的北苏丹,还关系到更下游的埃及,因而更加敏感。 穆娜女士认为南苏丹的独立对南北苏丹来说都没有益处,她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当前的局势就证明了这一点。北苏丹的经济形势恶化,失去了五分之一的土地,而南苏丹也充斥着冲突,南苏丹的部落间甚至开始内战,政局十分不稳定,南苏丹内部涌现出了很多的叛乱行动,南苏丹人民也流离失所。” 穆娜女士指出,美国的干涉,是影响苏丹与其友好国家尤其是与中国间关系的最大因素。美国对苏丹的干涉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易卜拉欣·阿布德执政期间,当时阿布德是中国的朋友,但后来,他转向了美国,成为了美国的朋友。从那以后,美国开始对苏丹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在加法尔·尼迈里执政期间,苏丹的政策受到了美国的指责与批评。巴希尔执政后,美国利用一些借口干涉苏丹,美国要求给予苏丹南部更多重视,另外美国还在人权、民主、自由等一系列问题上对苏丹采取双重标准。穆娜女士认为,这些确实都是人的基本权益,但美国强调这些问题只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非真心重视第三世界以及第三世界人民的发展。如果美国实现不了自己的利益,那么将会使用武力强行介入。美国在伊拉克就是这样,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与石油相关的利益,美国以伊拉克有化学武器为由发动了战争,但并没有发现化武。伊拉克现在支离破碎局面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萨达姆的高压统治,另一个是美国的干涉,美国其实大可不必通过战争来推翻萨达姆。也正是美国的干涉,导致极端组织“达伊什”出现。伊拉克问题的教训使得美国不敢再深度介入苏丹,200519日,苏丹政府和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美国作出了一些承诺:如果南苏丹实现独立,美国将解除对苏丹的经济制裁,提供给苏丹更多的贷款以帮助其发展经济等等。现在,苏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允许南苏丹进行公投并建国,但是美国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迄今为止,美国对苏丹的制裁仍然存在。当前苏丹局势非常困难,南苏丹已经独立,苏丹失去了石油,但还没有做好准备转型成为一个农业国。 谈及中国与苏丹当前关系时,穆娜女士认为,中国以前是和统一的苏丹打交道,现在要分别和两个不同的国家相处,这带来了很多挑战。但她高度赞赏中国的外交方式,她指出,中国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这种关系更多是经济和文化关系,而非政治关系,中国和大多数非洲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是均衡的关系,是“南南合作”。穆娜女士风趣地说道:“或许,这样的定义将不复存在,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或者2025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也将因此衰落,所以美国非常恐惧中国的开放和崛起,我读过一些美国战略中心的报告,这些报告说的都是中国是如何崛起的,中国是如何实现这样巨大的经济发展的。 针对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穆娜女士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中国崛起的原因在于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平等相待,发展“南南合作”,而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和其他国家相处时总是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哪怕和那些富有国家相处也是这样。 最后,针对中国—苏丹关系的发展前景,穆娜女士谈到了自己的期待,她说,南苏丹独立后,苏丹陷入了困境,以前苏丹和中国还有石油领域的合作,但现在已经没有了,相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国—苏丹合作打开新的局面。 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在场师生踊跃发言。有同学询问穆娜女士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看法,她是否认为中国外交正在发生变化。穆娜女士认为,中国是执行万隆会议上所提出原则最彻底的国家,甚至将其写进了宪法。对待苏丹,中国始终奉行软实力政策,并向其提供帮助。中国的帮助是无条件的,它与苏丹政府保持了良好关系,也赢得了苏丹的民心。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空间是有限的,它必须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如果说中国外交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也是为了更好地谋求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欺凌他国。 对于在苏华人华侨与当地人的关系,穆娜认为总体上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苏丹人不会对外国人持有负面态度。但在冲突和战乱地区,一些反对派认识会认为中国是苏丹政府的帮凶,因为中国向其提供了武器和装备。当地人也可能迁怒于中国,认为中国是混乱和冲突的始作俑者。当然,这些年中国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中国人勤劳朴实的品质给苏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同学提问,“阿拉伯之春”对苏丹有什么影响,苏丹国内是否有伊斯兰主义运动?穆娜认为,苏丹具备发生“阿拉伯之春”的条件,但不具备实现革命目标的条件。虽然现政权有诸多问题,苏丹经济也比较糟糕,但反对派实力较弱且没有形成合力,人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此外,其他阿拉伯国家革命后的混乱现状也给苏丹人提了醒,他们担心革命会引起社会分裂,导致恐怖主义乘虚而入。总体上政府掌握了主导权,控制住了局势。至于苏丹国内的伊斯兰主义运动,目前看来苏丹国内的伊斯兰主义是温和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苏丹没有合适的土壤,极端组织在苏丹尚未成气候。
\
那么苏丹人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呢?穆娜说,苏丹人崇尚简单和朴实,他们善于用最简单的物件创造美、发现美。在因为断电而漆黑的夜里,苏丹人喜欢坐在月光下聊天、数星星。苏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野生动物种类庞大,地理自然环境多样,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交汇处常会出现河水分层现象,十分壮观。可以说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滋养了苏丹人。当然,苏丹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作为世俗化国家,世界上的主要商品在苏丹都能见到。富有的人可以跻身全球富豪榜,腰缠万贯,而底层百姓则可能饥寒交迫、入不敷出。 最后,在场同学问到关于苏丹经济增长的动力。穆娜认为,苏丹是农业国家,大部分人仍然依靠农业为生。在石油时代,苏丹政府没有对后石油时代的发展作科学的规划,导致如今苏丹失去石油资源后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几乎没有可供出口的商品。虽然苏丹农业资源优越,但可惜的是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缺乏竞争力。不过可喜的是,中国农业的巨大发展成就惠及苏丹,中国技术专家的到来、专业技术设备的引进以及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都使苏丹受益。此外,苏丹也希望能够和平利用核能,推动经济发展,造福于民。未来中国—苏丹在农业、能源、旅游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讲座结束后,部分师生还与穆娜女士就苏丹的中国研究现状、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 (文/何英杰、王文涛,图/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