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学者探讨文化交流与语言教学间的关系
时间: 2024-10-17 12:00:00 来源:作者:
文化教育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对象国的语言环境,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同时,文化交流提供了实践语言的机会,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促进国际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语言人才。基于此,中埃专家学者讨论了文化交流与语言教学间的关系,并展望了中阿文化交流工作的前景。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叶良英回顾了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发展史,梳理了中国阿语教育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随后,约旦大学中文系讲师马俊杰介绍了约旦大学中文教学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埃语言教学的交汇。
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阿玛尔·卡玛尔带来了题为《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分享,强调了文化背景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应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促进跨文化理解。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丰民进行了题为《汉阿语言教学与中阿文化交流的前景》的分享,探讨了语言与文化间的紧密联系,指出中阿在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外籍专家马哈茂德·伊玛目·阿卜杜拉提夫结合自身在北大的教学工作经历,分享了阿拉伯语的文化意义及中国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时遇到的困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讲师林哲分享了思辨能力培养在基础阶段本科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实施情况。
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妮纳特·娜依姆的发言题目是《词汇学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举例分析了词汇学与社会文化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间的关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讲师任宏智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带来了题为《阿拉伯文学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分享。
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孔院院长李哈布教授最后做总结发言。李哈布教授对北京大学为举办此次论坛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发言,使此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0月17日,来自埃及的专家学者们前往颐和园,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同学的陪同下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文字 | 许政哲
图片 | 付志明 许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