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阿拉伯语系2021级本科生班赴怀柔区渤海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2024年4月13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2021级本科生班赴怀柔区渤海镇开展劳动实践。实践团先后参访北京市怀柔区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和四渡河村,在田野中发现乡村振兴的脉搏,参与观察乡村如何通过细微实践回应时代的宏大号召,体验乡村劳动的意义,感悟乡村发展中的青年力量。本次调研实践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冯美娜、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助理教授李睿恒、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丁雨婷带队。本次活动也系阿拉伯语系2021级本科生班的班级团建活动。

上午11时,实践团抵达北京市怀柔区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理事长李思鹏的带领讲解下,实践团首先至明清板栗文化公园参观,了解当地农民在栗园的劳作实践。古栗园中有数十棵百年板栗树,它们连同不远处的长城,一并构成了当地具有历史和生命意义的文化符号。板栗园还计划设立具有旅游、科普、休闲等特征的区域,以融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传承历史文化与发挥经济活力的有机结合。

实践团在明清板栗文化园前合影

随后,实践团一行在合作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合作社的生产加工车间,品尝了特色栗子产品。该合作社注重引用现代化农业科技助力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多种产业形式相融。合作社联合多家知名品牌推出多品类产品以实现增值。合作社还计划修建介绍当地板栗文化的博物馆,以推动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此一行,实践团对板栗的储存、筛选、加工、品牌打造和营销全过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学习了乡村振兴、产业转型背景下新兴的生产劳动模式。

图片

实践团参观板栗加工厂

下午,实践团首先访问了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首先为实践团一行介绍了北沟村的发展历程。他讲述了北沟村从脏乱贫穷到整洁小康的历史,并强调了党支部在乡村治理发挥的支点作用。实践团之后访问了北沟村休闲度假的标志——依托废旧琉璃厂改造的瓦厂酒店。建筑依低碳、绿色理念而设计,建筑聚落与北沟村样貌保持高度契合,每年凭借自身资源能够吸引大量游客。企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相互促进,成为北沟村乡村振兴的关键。

图片

实践团聆听北沟村发展历程

其后,实践团抵达怀柔区四渡河村,先后参访了青年创业者创办的村镇企业、中外青年融合基地、开展儿童公益活动的“童心港湾”和关照老年人需求的幸福晚年驿站。驻村的青年创业者讲述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就。青年下乡建乡的活动使得四渡河村得以深度挖掘当地文旅资源、吸引资源下乡,村民收入和社区生活也得到可观的发展。实践团对青年劳动融入乡村振兴文化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也发现了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效地同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结合的新的可能。

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活动,实践团在田野中发现了真实的乡村图景,并与之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活动也鼓励同学们去亲身体验真实而具体的乡村生活,了解乡村振兴、产业转型背景下新兴的生产和服务劳动实践,了解我国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在此过程中,实践团得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加强劳动技能,也从鲜活经验中发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自身专业与生产服务劳动结合的新可能。

文/孙睿阳

图/付志明、李睿恒